朝阳区全面推动人工智能应用,11个“人工智能+”示范场景亮相

文章来源:新京报客户端
发布时间:2025-08-08
0
11

8月7日,2025朝阳区科技创新大会暨人工智能生态建设大会举行。记者了解到,到2027年底,朝阳区将建成2个具有全国引领性的标杆应用工程,打造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应用高地。

84b3e276-132b-458c-b395-c5cfef28d62b.jpeg

▲8月7日,2025朝阳区科技创新大会暨人工智能生态建设大会举行。记者 王飞 摄

会上,朝阳区发布《朝阳区推进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应用之城实施方案(2025-2027年)》。到2027年底,朝阳区将建成2个具有全国引领性的标杆应用工程,打造3-5个可复制推广的示范性项目,培育10个以上行业领先的垂直领域大模型,建设5个以上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特色产业园区。

近年来,朝阳区在人工智能领域形成了从基础层、技术层到应用层全链条的服务能力。未来,朝阳区将全领域推动人工智能赋能高质量发展,培育聚集一批领军企业、高成长企业、高品质园区,为企业发展提供强大的算力支撑、更高质量的数据支撑、更开放的共享平台、更优质的营商环境。

大会现场,朝阳区科技创新街乡协同共建正式启动。中关村朝阳园管委会(区科信局)与望京、酒仙桥、东湖等首批11个重点街乡建立科技创新协同共建机制,合作推进产业谋划、空间共建、招商引资、企业培育、场景开放等,共建科技产业创新生态。

朝阳区人工智能产业金融服务团正式成立。该服务团汇聚了多家银行、券商、投资机构等金融力量,将为人工智能企业提供从初创期到成熟期的全链条、全周期金融服务,破解企业融资难题。

算力是人工智能发展的推动力,活动现场点亮协同算力集群。该集群整合多家头部企业资源,推动算力技术迭代升级,为企业提供高效、低成本的算力服务。在数据支撑方面,朝阳区推动可信数据空间和高质量数据集建设,以数据要素驱动人工智能产业跃升。截至目前,累计打造300余个高质量数据集,为垂直领域大模型训练提供数据支撑。

大会发布AI+文化、文旅、教育、医疗、工业、金融、城市管理、市政管理等11个示范场景。其中,在AI+文旅领域,朝阳区建设亮马河时光闸裸眼3D动态艺术体验空间,基于裸眼3D大模型,采用AI全息音频定位,打造别开生面的沉浸式夜游体验。

在AI+工业领域,长城钻探将人工智能用于钻井工程,发布“长龙号”智能钻井系统,落地一键自动控制、井场智能感知、决策智能优化AI应用场景,推动“汗水钻井”向“智慧钻井”变革。

在AI+城市治理领域,朝阳环境集团首创大小模型融合的全链路智慧焚烧系统,实现主蒸汽稳定性提升30%25,自动投运率冲破98%25。

在AI+市政管理领域,朝阳区打造北京朝阳AI视频图像分析平台,已接入区内18000余路摄像头,可同时对近200路视频点位进行实时分析,覆盖10类城市管理问题。

在AI+生态环保领域,朝阳区打造“生态大脑”综合调度指挥平台,构建“天上看、地上巡、数据联、电量核”的新一代智能监测网络,为超大城市生态环境治理协同化、智能化发展提供智能化方案。

评论
剩余140

版权所有© 中共北京市朝阳区委宣传部 北京市朝阳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
ICP备案编号:京ICP备05083642号 京公网安备:11010517182-00001

  • 登录

还没有账号?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
其他方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