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明创建丨细“治”入微,绘就城市文明新图景
城市文明,见微知著。每一处细微的改变,承载着对“急难愁盼”的回应与温情。近日,朝阳区传媒大学地铁站B口的改造升级,正是以“小切口”推动“大民生”的生动实践,用看似不起眼的 “小事”,完善城市文明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块拼图。
近日,朝阳区传媒大学地铁站B口东侧新增设的步梯正式投入使用,彻底解决了附近居民和学生多年来绕行不便的烦恼;天桥下方空间经过重新规划,增设了非机动车停放区,有效缓解了停车乱象;地铁站口的绿化景观也同步提升,令出行环境更加安全便捷和美观。
改造前,行人只能从坡道绕行下天桥
改造后,新增步梯从东侧可直接上去
“以前从B口进站,得绕好大一个‘之’字形弯道,周边还有不少非机动车占道,虽然B口距离校门口更近,但我经常会选择离校门更远一点的A口。”大二学生小胡说道。传媒大学地铁站位于建国路辅路,长期以来,从B口进出需先走一段长坡道,转弯后还需再走一段长度相近的坡道,才能抵达天桥上的站厅。此外,坡道临近建国路辅路的一侧通行空间狭窄,早晚高峰常出现非机动车占道、人车混行的现象,行人经过时不得不小心翼翼,存在安全隐患。由于该区域涉及多个管理单位,整体改造一直难以推进。
大部分行人都选择“不再绕圈”,走更便捷的步梯
为了解决居民困扰,今年8月初,由三间房乡政府牵头,在地铁、园林绿化和三间房乡社会公共事务服务中心等多个部门的协同下,传媒大学站B口改造工程正式启动,历时近一个月完工。东侧坡道转弯处新建了一部步梯,行人可经步梯直接进入第二段坡道,缩短了一半绕行距离。对于中国传媒大学的师生而言,从学校南门右转约三十米即可上桥,通行效率显著提高。
附近居民刘女士高兴地说:“这么多年来,我们已经习惯了绕来绕去的坡道,现在终于有了更方便的选择,想去东侧可以走楼梯,想去西边还能继续走缓坡,真的贴心很多!”
除此之外,天桥下方和北侧均设置了非机动车停放区。有了新的停车区,占道停车现象明显减少,天桥南侧的步行空间变得更为宽敞通畅。在天桥底部较低的位置,还贴有海绵防撞垫和“小心碰头”的温馨提示。地铁站B口周边还同步开展了绿地改造和花卉布景,美化出行环境。
天桥下方和北侧均设置了非机动车停放区
传媒大学地铁站B口西侧的绿植
天桥下“小心碰头”的提示语和安装的海绵垫
改造工程完成至今仍在不断优化。朝阳区三间房乡相关工作人员介绍,9月初,施工方又对步梯与坡道衔接处的凸起进行了改造,使其更平缓,进一步提升通行舒适度。未来,他们还将根据居民反馈不断推进优化,如完善照明设施等。
![]() |
剩余140字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