崇德向善 微火聚光丨“榜样”开讲!在平凡中铸就不凡——
以“崇德向善 微火聚光”为主题的2025“朝阳群众好榜样”故事宣讲汇正如火如荼开展中,近期,榜样们先后走进八里庄街道、亚运村街道、平房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,用一个个平凡却闪光的故事,串联起 “学榜样做好事、共建社会好风气” 的美丽图景,让崇德向善的微光汇聚成照亮朝阳的璀璨星河。
八里庄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
7月23日,一场以“崇德向善 微火聚光”为主题的“2025朝阳群众好榜样”故事宣讲汇“非遗文化进楼宇”专场活动,在八里庄街道京师律师大厦举办。活动邀请到朝阳区青联委员、朝阳区文化带头人、中国传媒大学校友企业工委会秘书长、朝阳区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、水墨烙画技艺传承人——“朝阳群众好榜样”张玉彪老师,通过“榜样宣讲+非遗体验”的形式,带领大家走进水墨烙画的世界,感受“火笔画”中跃动的文化生命力,讲述他与烙画间的故事。
张玉彪老师以《匠心筑梦》为主题,为大家讲述他与烙画的不解之缘。从先秦的“火笔”讲到如今的“水墨烙画”,变的是技法创新,不变的是匠人对文化的敬畏与传承。在互动环节,张玉彪老师及他的团队为大家进行现场指导,大家手持烙铁,按照张老师所教的步骤,拓稿、勾勒、调温、烙刻……每烙下一笔,都带着对传统艺术的敬畏与热爱。随着时间推移,一幅幅初具雏形的烙画作品逐渐呈现,大家脸上都洋溢着兴奋与自豪,沉浸在烙画创作的独特魅力里。
亚运村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
7月25日,“心怀微光 凝聚向上的力量”专场宣讲汇活动在亚运村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火热开启。活动特别邀请了三位宣讲人为大家分享榜样故事。公益歌者、北京市残疾人艺术团团员董淑芬以《用爱唤醒每一颗沉睡的心》为题,讲述自幼因高烧致残却始终乐观的人生,她用行动证明“残缺的生命亦可绽放光彩”。中科院残联职康三站李想在题为《携手点亮星光:社区残健融合共建之路》的分享中,介绍了"社区合伙人"模式的实践路径:通过搭建手工艺品义卖平台拓宽残障群体社会参与渠道,组建社区啦啦队推动残健共同排练,并助力残障团队登上社区舞台展示才艺,打破残障群体与居民间的隔阂,让“共建共享”“无围墙家园”理念在社区落地生根。“北京榜样”年榜人物、心之源艺术康复服务中心负责人李辉以《我是鸿雁 我要翱翔》为题,讲述从顶尖舞蹈演员到轮椅舞者的蜕变。
宣讲间隙,来自亚运村温馨家园和中科院残联职康三站的文艺表演穿插上演:铿锵有力的非洲鼓敲出昂扬向上的精气神,激昂澎湃的钢琴独奏传递对祖国的赤诚热爱,诗朗诵以深情语调诉说时代回响与家国情怀,青年小合唱则用纯净歌声诠释互助友爱的温暖。
滑动查看更多图片
平房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
8月5日,崇德向善 微火聚光“2025朝阳群众好榜样”故事宣讲汇——“弘扬志愿精神 彰显时代担当”专场,走进平房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。来自地区的快递小哥、文明引导员、志愿者以及各村、社区(筹备组)工作人员等90余人积极参与,共同聆听榜样人物的动人故事,感受榜样力量,汲取前行动力。
“朝阳群众好榜样”史波以《在志愿服务中播种星光》为题,分享自己投身公益、用法治思维守护青少年远离校园欺凌、带领小小普法宣传员在社区宣传反诈的动人故事。全家老少三代七口人,用19462.5小时(截至2025年2月)志愿服务编织的温暖时光,向我们讲述着爱与传承的故事,这就是吴小帆的家庭。他们从“咱爸咱妈公益学校”的学员成长为老师,从一点一滴的无私付出到收获成长,让我们看到了公益精神的代代相传。中国好人、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、北京榜样刘壮坚持献血十几次,为患上了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11岁男孩,捐献了100多毫升的造血干细胞,他用点滴热血传递生命希望,无私奉献诠释人间大爱。中国好人、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、北京榜样王建生,以《我的运营日记——让阳光留下痕迹》为题,讲述自己从业出租汽车司机20多年来,运营服务近50万人次,安全行驶200多万公里,在平凡岗位干出不平凡事迹的故事。
汲取榜样力量,共建文明家园。2025“朝阳群众好榜样”故事宣讲汇将继续深入基层,联合更多新时代文明实践所,充分调动基层力量,让更多群众能够近距离参与到活动中,亲身感受榜样的魅力,激发全民参与城市文明共建的热情,让“朝阳群众学榜样”成为一场全民参与的文明接力。
![]() |
剩余140字
|